張家界市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從舜放驩兜于崇山后,這里的苗族等土著民族便開始創(chuàng)造張家界歷史文化,曾在春秋戰(zhàn)國之前建立古庸國。據清道光《永定縣志·城池·關隘》記載,庸為國名,屬戰(zhàn)國時期一個國家,楚國攻打并吞并庸國,今湖北省竹山縣境內的庸國人向湘西北大庸遷徙,在今永定區(qū)境內靠近溪河定居,他們懷念庸國,遂將溪名命名為大庸溪,也就是現在人們所稱的大溶溪。明朝洪武二年,降慈利州為縣,設大庸縣,慈利縣城遷至大庸溪,在古城遺址上重塑四方城。洪武三年(1320年)4月改名大庸衛(wèi)。二十二年(1389年)大庸衛(wèi)分為永定衛(wèi)和九溪衛(wèi)。清雍正八年(1730年)撤永定、九溪兩衛(wèi),置安??h,十三年(1735年)割永順、慈利并永定衛(wèi)地,置永定縣。民國三年(1914年)1月,因縣名與福建省永定縣同名,奉北京政府令,改為“大庸縣”。意為將古庸國名沿襲下來稱之為大庸縣名。其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用來比喻大庸古國之豪邁盛世是恰到好處的。此庸絕非平庸或中庸之道的含義。古典詞語解釋庸為功德之意。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85年大庸縣撤縣改為縣級大庸市,1988年5月18日,大庸升格為地級市,1994年4月,大庸地級市更名為張家界市,從原大庸縣級市劃出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與中湖鄉(xiāng)、協(xié)和鄉(xiāng)歸武陵源區(qū),其余為市轄永定區(qū),其區(qū)域仍然是古庸國的地域?!队蓝h志》記載:大庸溪在縣西北。發(fā)源于十四都禹溪分水嶺。源頭納諸小溪。東流至二甲坪盤龍山。又一源由李家峪至橋頭會茅溪至官倉坪繞黃茅嶺尹家溪合流又西南繞庹家岡。東轉至三岔坪,南流繞胡家岡黃臘溪。合流至大庸坪溪口。入溫茹大河。如今,許多不知情的人把“大庸溪”改寫為“大溶溪”,以為溶水溪流較多,久而久之,人們便習慣運用“大溶溪”這一地名。
與大庸溪相鄰的澧水南岸,即是崇山?!队蓝ㄐl(wèi)志》記載:崇山:大庸崇山在大庸所城東,山勢巍峨,與天門山相連,頂有村落,最上巨壟云驩兜墓,人不易見,見多不詳,昔民耕此常獲甲環(huán)等物,有八峰傳為八景:石梯仙經,掛鼓鳴崖,洞口流春,石門鎖翠,瀑布雙懸,云中插錫,龜蛇捧足,佳門古坼。
據考證,今張家界市域在億萬年以前曾是海洋,由于地殼運動,張家界這塊地方凸起,呈現出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山河奔騰、石筍林立、地表各異的人間仙境。
《史記》《尚書》中有“舜放驩兜于崇山”,唐杜佑《通典》記載:“崇山在澧陽”,明清舊縣志記載:崇山上有驩兜墓、驩兜石室、驩兜鼎、驩兜廟(在山頂連五間村),而聞名于世。驩兜是古代苗蠻部落集團的首領,在堯舜時代,長期的部落爭戰(zhàn)中被擊敗,流放在崇山。地殼運動之后,崇山北岸的楓香崗相連澧水河形成乙字形蜿蜒其下,龍盤崗的山丘,像個龜頭伸向澧水河中,故古人比喻崇山之下有“龜蛇捧足”之勢。相傳,驩兜為庸國苗蠻始祖,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七雄爭霸,《永定縣志》有記載,楚國兼并“禹貢荊州之域”的庸國,庸國之地域漸漸縮小,最終被楚國滅亡。生活在崇山頂上的庸國人隨著河水向東流逝,河邊平地更適應于興建城池和生息繁衍。從今天在楓香崗發(fā)掘的古陶瓷,古城池遺址就可以證明古庸國的歷史變遷。據考證今張家界市永定區(qū)楓香崗鄉(xiāng)四坪村的四方城遺址為庸國國都?!洞笥箍h志》記述為:大溶溪區(qū)地貌為庸中頁巖沖擊溪谷平區(qū),澧水之南有海拔1164.7米的崇山,相傳舜放驩兜與此。西北有中山、麻空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玉皇洞石窟;丁家溶相傳有周赧王墓。大庸所有宋代設的武口寨和明初建的大庸所城。楓香崗鄉(xiāng)發(fā)現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春秋戰(zhàn)國的文化遺址。又據《永定衛(wèi)志》記載,赧王山在永定衛(wèi)治西十五里,史傳周赧王曾至此,有古廟墓。周赧王身為周朝君王,到丁家溶來,無非是因周朝所轄的庸國國都在此,周游列國,尋求天下太平而已。因此地為仙境,周赧王到此后乘鶴仙逝,葬于此地。
古庸國四方城遺址,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近現代,紅色文化更有傳奇色彩,1934年冬至1935年春,賀龍、任弼時、關向應領導紅二、六軍團,建立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將指揮部設在丁家溶關廟,1935年1月27日在此召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丁家溶會議,批判了夏曦執(zhí)行王明的左傾錯誤,展開黨內思想斗爭,壯大了紅二、六軍團隊伍,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因此,古庸國的歷史文化和強悍的精神力量都是值得我們傳承和發(fā)揚的,古庸國的歷史,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值得我們開發(fā)、保護和利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我們的力量!
( 趙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