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干部”譚小周
——一名鄉(xiāng)鎮(zhèn)禁毒專干的禁毒情懷
9月3日,桑植縣洪家關白族鄉(xiāng)炙烤在烈陽下,譚小周戴著草帽,騎著他滿是泥塵的摩托車拐進南岔村的深山里,有戒毒人員需尿檢,對方手機號碼已停,譚小周一直聯系不上,這已經是他第四次去找人,摩托車發(fā)動機的轟鳴聲將午后的大山襯托得尤為靜謐。
譚小周本來負責鄉(xiāng)里的農機宣傳工作,因為群眾基礎廣泛,組織上研究決定讓他擔任鄉(xiāng)里的禁毒專干,盡管家人有些顧慮,但譚小周卻一口答應。他說:“既然組織安排了工作,再難也要認真干?!?/p>
經過三年多的不懈努力,譚小周真正做到了勇擔職責,不辱使命,讓禁毒知識、拒毒意識深入人心;他真心服務每一位社區(qū)戒毒人員,幫扶涉毒貧困家庭;他創(chuàng)新禁毒工作方法,打造了社區(qū)戒毒工作樣板,形成了“譚小周工作法”。2018年譚小周榮獲“湖南省三年禁毒大行動先進個人”稱號,受到省委書記杜家毫的親切接見。
“土”干部辦“土”事
譚小周常常自言跟泥巴打了二十幾年交道,腳板沾泥,手指帶土,是個貨真價實的“土”干部。正是因為“土”,工作中,譚小周堅持多說“土話”、不說套話,多辦實事。
越是“土”干部,越要學習。剛接手禁毒工作,譚小周對禁毒知之甚少。他查閱了大量資料,惡補自己的禁毒知識,通過努力,譚小周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了禁毒政策和知識。
譚小周發(fā)現各村里的禁毒意識相對薄弱,他多次向鄉(xiāng)鎮(zhèn)領導匯報,講述禁毒工作的重要性,在他的努力下,洪家關白族鄉(xiāng)全鄉(xiāng)上下都形成了黨政主導、齊抓共管的有利工作局面。
為了及時掌握涉毒人員情況,開展禁種罌粟等各項工作,譚小周堅持在全鄉(xiāng)23個村,一個村一個村地轉,一戶一戶地走,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搜。他踏遍全鄉(xiāng)147.1平方公里23個村318個村民小組,使禁毒教育轄區(qū)全民覆蓋,防毒措施覆蓋全域,涉毒幫教覆蓋全員。
此外,他還建立了戒毒工作臺賬,劃定打擊毒品犯罪“紅線”,鎖定涉毒重點人群。譚小周先后先后配合公安部門鏟除非法種植罌粟3900余株,查處涉毒案件19起,刑事拘留3人,行政拘留16人。
幾年來,洪家關白族鄉(xiāng)禁毒工作一年一個臺階,全鄉(xiāng)禁毒事業(yè)不斷呈現出新氣象,禁毒工作考核連年獲得全縣第一的好成績,受到省市縣各級禁毒委的充分肯定。
“土”干部有“土” 方
譚小周辦事符合群眾口味,接地氣,服水土,因而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他甚至創(chuàng)新工作措施,創(chuàng)立自成體系的“譚小周工作法”,成為全市禁毒工作典范和市禁毒委推廣的“樣板”
基層禁毒工作宣傳最重要,宣傳就是要動靜大,“喊得響”!一塊自制的禁毒宣傳畫布,一輛摩托車,一個小喇叭,成為他進村入戶開展禁毒宣傳的“標準配置”。
來到幫扶對象家,他先和幫扶對象一起把禁毒宣傳畫布掛起來,然后打開小喇叭就喊,講農業(yè)技術課啦,講最新政策啦……很快就把村里的群眾聚攏到一起,他就指著禁毒宣傳畫開始圖文并茂地宣講禁毒知識。
起先,村民對“說”禁毒知識的形式不感興趣,譚小周就村民們身邊發(fā)生的真實涉毒案例制作成小卡片傳看,結合掛圖上的禁毒知識一起宣傳,再配上他幽默風趣的“土”笑話。多場下來,村民們覺得有味又長見識,現場總是掌聲笑聲不斷,宣傳教育效果非常好。
他用農業(yè)技術服務搭臺,禁毒宣傳唱戲,先講禁毒再講農技,做到了禁毒宣傳、農技指導“兩不誤”。
洪家關鄉(xiāng)是桑植縣社區(qū)戒毒任務最艱巨的鄉(xiāng)鎮(zhèn)之一,有社區(qū)戒毒人員39名,社區(qū)康復人員14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20名。為了完成日常社區(qū)戒毒(康復)工作,及時聯系戒毒(康復)對象,搞好社區(qū)戒毒對象管控,譚小周又總結出“土”方——一磨二耐三關愛。
“經得磨” “耐得煩”“多關愛”,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譚小周說,農村人實在,做農村人的工作也要實在!
當地社區(qū)戒毒(康復)對象,多數在廣東、浙江、福建等地務工,經常沒有按規(guī)定進行尿檢。譚小周對外出戒毒對象一個一個上門做家屬工作,通過家屬督促其進行尿檢。同時自己堅持聯系勸導,以理服人、以情動人,聯系電話一打就是幾十個,短信一發(fā)就是幾十條。期間遭遇過多少次冷遇和拒絕,承受過多少遍誤解和謾罵,面對過多少回威脅,連譚小周自己都已記不清。
打鼓泉村的戒毒對象黃某外出打工后無法聯系,其母親也認為譚小周是“找麻煩”的,拒不透露黃某的去向和聯系方式,譚小周堅持每月打10多個電話做黃母的工作,又通過黃某親戚、村干部進行聯系尋找,經過長達6個月的艱難找尋,終于聯系到黃某。通過電話講解履行社區(qū)戒毒康復協議的好處和重要性,硬是讓黃某在當地完成了尿檢并把結果寄遞回來……在他的幫助下黃某成功戒掉毒癮,辦理了社區(qū)戒毒康復解除協議手續(xù)。就這樣譚小周一個“磨”一個“耐”,再通過親情關愛,硬是讓行蹤不定、難以管理的社區(qū)戒毒對象全部尿檢到位,執(zhí)行率達到100%,成為桑植縣社區(qū)禁毒工作的樣板。
“土”干部的“土味"關懷
譚小周對轄區(qū)內每一個涉毒家庭情況都十分了解,許多涉毒家庭的慘況讓他痛心不已,同時也深刻理解“一人吸毒全家受害”的道理。他總是帶著一份濃濃的鄉(xiāng)土情感,像對待自己親人一樣去關愛涉毒家庭。
他創(chuàng)造性地建立了社區(qū)戒毒康復人員貧困家屬幫扶、幫教臺賬和工作日志,做到一戶一冊。哪個家庭有什么困難,哪家老人身體不好,哪家孩子需要上學,他都記錄在冊,關懷于心,想方設法給予幫助。幫助社區(qū)戒毒社區(qū)康復人員樹立信念,遠離毒品,重新走向社會,譚小周就特別有成就感和自豪感。
社區(qū)吸毒人員王某,年紀輕輕就因為吸毒導致家庭破裂,妻子離婚出走,留下女兒小倩與奶奶相依為命。在這樣家庭成長的小倩性格內向倔強,因家庭困難不想讀書了,奶奶沒辦法就把情況告訴了前來走訪的譚小周。譚小周了解情況后多次到小倩家里做工作,告訴小倩要讀好書長大了才有用,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又向鄉(xiāng)民政所報告情況,給小倩送去助學金,并常常鼓勵她,只有認真讀書自強不息,才能告別貧苦的生活。小倩在譚小周的幫助下,開始努力讀書,每次都能取得很好的名次。
社區(qū)戒毒對象葛某,同樣因為拒不履行《社區(qū)戒毒協議》受到了強戒處罰,留下妻子樊某和三個不到3歲的幼子在家,生活需娘家接濟,樊某不堪忍受準備離婚。眼看一個美滿家庭即將破碎,譚小周上門了解情況后,立即找到村支部書記想辦法籌措救助資金,又向鄉(xiāng)民政所、縣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積極幫助樊某一家解決基本生活問題。并鼓勵樊某樹立生活信心,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堅強支撐起家庭,撫育幼兒成長。政府和社會對家庭的關心讓葛某大為觸動,開始主動配合戒治工作,爭取早日解除強戒,回歸家庭和社會。
為了幫助涉毒貧困家庭,譚小周先后籌得救助資金6萬多元,讓20多個瀕臨破碎的涉毒家庭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使3名涉毒家庭孩子重返校園,重拾成長的信心。譚小周用真情關愛每一個涉毒家庭,也促進了戒毒人員盡快轉化,使17名社區(qū)戒毒康復人員解除戒毒康復協議,無一人復吸。
譚小周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三年社區(qū)戒毒工作執(zhí)行率100%、禁毒工作考核桑植縣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使因禁毒工作被縣掛牌整治的洪家關白族鄉(xiāng)一躍成為全國社區(qū)戒毒康復先進示范單位。
對譚小周而言,禁毒既是一份工作職責所在,更是一名優(yōu)秀基層黨員干部的使命所系。
毒品一日不絕,禁毒一刻不止,這更是“土”干部譚小周對人民群眾最質樸的“土”味關懷!(來源:掌上張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