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jiān)獛浌世锷V部h名由來,歷來眾說紛紜,使人莫衷一是。其實(shí),桑植縣名來源于元代桑植土司,而桑植土司名來源于司治桑植坪(在今桑植縣五道水鎮(zhèn)芭茅溪)。
元代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始設(shè)置上桑植長官司(在今澧水中源北)、下桑植長官司(在今澧水中源東),隸新湖廣行省新添葛蠻安撫司,即《元史》卷六十三載:“上桑直、下桑直。”元朝中期,合并上、下桑植二長官司,改建為桑植安撫司,司治在桑植坪,桑植坪因植桑樹而得名,而桑植土司因司治而得名。明代《弘治岳州府志》曾載:“元(代)元貞初,升(慈利)縣為州,屬澧州路,于(慈利)州西北四百九十里,置桑植安撫司?!痹y(tǒng)三年(公元1335年),土酋向思勝四世孫向仲山奉命調(diào)征“鵝梯寇”有功,授為桑植宣慰使,頒發(fā)印篆一顆,管束土酋、苗民。因?yàn)榈靥幤В爝w至澧水中源北岸臺(tái)地修建舊司城衙署(今桑植縣兩河口鄉(xiāng)舊街村尚存木構(gòu)屋宇、封火磚墻的古建筑群)。
明清古寨苦竹寨
據(jù)《明史?地理》和明代《隆慶岳州府志》載:吳王丙午年(公元1366年),桑植宣慰司歸附,改置桑植安撫司。明代洪武年間,桑植安撫司介入明代初期夏德忠起義,曾被廢除。明代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向仲山之子向思富前往麻寮所署說他父輩原為桑植安撫使,愿意歸順。麻寮所土官代向朝廷上疏狀。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復(fù)設(shè)桑植安撫司,以土酋向思富為桑植安撫使,隸屬九溪衛(wèi)。向思富死后,其子向萬成襲任。其孫向永政襲任后,調(diào)征洪江等處。嘉靖年間,向仕祿襲職后,調(diào)征倭寇有功,受獎(jiǎng)賜后回司。清朝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桑植宣慰使向鼎歸附,仍授原職,頒給印篆。清朝康熙末年,桑植宣慰使向長庚遷徙司署至澧水中源夾石河段,修建正街、下街、義學(xué)、萬壽宮和龍山寺。桑植縣新街鄉(xiāng)政府駐地尚存新司城舊址。
清代雍正年間,朝廷進(jìn)行“改土歸流”。桑植等土司王不甘輕易放棄權(quán)益,對此遲疑不決。清政府根據(jù)土民控告,列其罪狀,強(qiáng)迫改土。《清史稿?土司》載:“桑植宣慰司……(向)國棟殘虐,與容美、永順、茅岡各土司相仇殺,民不堪命。雍正四年,土經(jīng)歷唐宗圣與國棟弟國柄等相率赴訴。湖廣總督傅敏入奏,乃繳追印篆,國棟安置河南,以其地為桑植縣。”清代《乾隆桑植縣志》記載:“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割慈利縣十四都及安福所舊壤五十里歸并桑植,即于安福所筑城。”清代《同治桑植縣志》又載:“(桑植)縣地,故土司治,今文教寧遠(yuǎn)。十四里是安福城,則因安福所之舊嗣。又以上、下峒長官司土益之,編為四里。又割茅岡土司地益之;又割慈利縣十四、(十)五都益之。今民(家)地為外半縣;分三溶土司地為內(nèi)半縣?!痹撝具€載:“舊安福所城,今桑植縣治……國朝雍正七年,與桑植土司改為桑植縣,遂因其土城建治焉?!睆臍v史文獻(xiàn)中可以看出,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合并慈利縣十四都以及安福所舊壤與桑植宣慰司,以桑植土司名改置為桑植縣,改安福所治為桑植縣治,隸屬永順府。桑植縣第一任縣令連際穎領(lǐng)銀以后,將桑植縣治定在酉水南岸山坡(在今桑植縣老城區(qū)東正街一帶),把土夯城墻改建為磚石城墻,在東、西、北部均筑城門。城里劃為東街、中街和西街,桑植縣城始具規(guī)模。雍正十三年(1735年),上峒長官司向玉衡、下峒長官司向良佐請求獻(xiàn)土歸流以后,加上安福所、桑植宣慰司、茅岡土司泥湖塔等地合并為桑植縣。桑植縣分為內(nèi)半縣和外半縣,其分界處有“桑樹埡”。從清代雍正七年設(shè)置“桑植縣”始,桑植縣名再?zèng)]更改,沿襲至今。
劉家坪龍堰峪村土家族轉(zhuǎn)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