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隆,原名王仕瑞,號麥岐,1906年出生于桑植縣南岔小河口。
王子隆生于世代農(nóng)耕之家,兄妹4人,其居長。他天資聰慧,體魄偉俊。幼年就讀南岔高等小學,勤奮好學,舊學新知兼優(yōu)。
1923年,受“五四”運動新文化思潮影響,王子隆與同鄉(xiāng)陳有維負笈長沙,因路途遠誤考期,兩人于尚智中學補習;下期再赴省城復考時,所帶旅費被盜,作為學費的物資亦被查沒。兩人轉(zhuǎn)考黃埔軍校五期步科,被錄取。王子隆卒業(yè)后,分配到湘軍岳武靜部任排長,參加北伐。一次岳部與奉軍作戰(zhàn)被擊潰,王子隆脫險返鄉(xiāng)。爾后投奔常澧賀龍部柏家厚團任副官。1926年底,轉(zhuǎn)鳳凰陳渠珍部,因人才出眾,備受器重,薦至王育瑛部,王育瑛是他黃埔教官,又系同宗,派他去62師陶柳部327團任營長。王子隆帶兵訓練有素,所部英勇善戰(zhàn),是陶部勁旅。
1937年“七?七”事變后,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當日軍的作戰(zhàn)重心還在華北戰(zhàn)場之時,國民黨軍事當局就決定以上海為對日作戰(zhàn)的主戰(zhàn)場,先后調(diào)集70萬兵力進行淞滬會戰(zhàn)。中國軍隊廣大官兵不畏強敵,浴血奮戰(zhàn),打得十分頑強。這是抗戰(zhàn)歷史上第一次會戰(zhàn),雙方投入兵力超過100萬。在日軍裝備遠遠優(yōu)于中國軍隊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將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氣沖霄漢,以血肉之軀筑成壕塹,陷陣之勇、死事之烈,無以復加。
在滬淞戰(zhàn)役中,王子隆率全營防守臨海第一道防線:奉賢縣湖橋鄉(xiāng)朱家村一帶。1937年11月4日下午,其所隸第八集團軍一部奉令北撤,令王子隆營1個排24名官兵原地留守,其余所部隨大部隊撤離。翌日凌晨5點,日軍從海面突襲,企圖從朱家村登陸,留守排奮起還擊,急派通訊兵追趕大部隊求援。王子隆聞訊即令全營后轉(zhuǎn),跑步進入前沿陣地時,留守排大部戰(zhàn)死,僅剩3人。王子隆指揮官兵與敵激戰(zhàn)6個小時。日軍在兵艦、飛機掩護下,3次強行登陸,均被擊潰,迫使日軍改由金山登陸。戰(zhàn)斗中,王子隆奮不顧身,冒死指揮,不幸左臂中彈,血流如注,仍堅持作戰(zhàn);后被炮彈擊中腹部,壯烈殉國。
淞滬會戰(zhàn)歷時3個月,中國軍隊斃傷敵4萬余人,打破了日本侵略者“速戰(zhàn)速決”的計劃,從此被拖入持久戰(zhàn)的泥潭。中國一掃以往“東亞病夫”“一盤散沙”的形象,萬眾一心、敢打敢拼的抗戰(zhàn)精神呈現(xiàn)在全世界面前。
王子隆忠骨初葬梢升真院東側(cè),后遷至法華中學老沙港河灘上。建有工書“營長王子隆之墓”碑牌的混凝土圓形墳墓。1947年,胡家橋、法華橋、阮巷三地并為一鄉(xiāng)。當?shù)厝耸扛心钇渲伊抑Γ瑢⒃撪l(xiāng)更名為“子隆鄉(xiāng)”。
(中共張家界市委黨史研究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