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新聞網(wǎng)5月28日訊 (通訊員 屈澤清)六一快到了,孩子們都在翹首期盼著:爸媽會給他送什么準備禮物?帶他們到哪些地方去玩兒呢?!然而,在廣大農村,這些留守孩子們將會怎樣渡過他們的節(jié)日呢?他們快樂嗎?他們有什么心愿?“六一”兒童節(jié)前夕,筆者走進武陵源區(qū)天子山中心學校,傾聽農村留守兒童的心聲。
心 酸
天子山鎮(zhèn)位于張家界市武陵源區(qū)西北部,地處武陵源核心景區(qū)。長期以來,由于經濟落后、交通閉塞,外出打工成為該鎮(zhèn)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為了生計,許多年輕人不得不遠走他鄉(xiāng),起早貪黑,拼命掙錢!筆者在鎮(zhèn)中心學校調查得知:該校163名小學生中有73人為留守兒童,比例達到45%;81名幼兒中有49人為留守兒童,比例達到65%。這一組數(shù)據(jù),讓筆者震驚不已,倍感心酸!走訪發(fā)現(xiàn):這些留守兒童平時生活很節(jié)儉,自尊心很強,不太愿意向老師和同學敞開心扉;一旦受委屈或者受表揚的時候,他們最渴望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或者鼓勵。
“六一”兒童節(jié)對于農村留守兒童而言,很多人并不特別在意。對于怎么過“六一”兒童節(jié)這個問題,大部分孩子很茫然,很含糊地回答我也不知道怎么過,稍大一點的會說就在學校里過,年齡稍小一些的孩子甚至并不知道有這個屬于他們的節(jié)日。豐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對農村留守兒童來說似乎是一種奢望。
愿 望
筆者在學校調查時,一對雙胞胎姐妹引起了我的注意。雙胞胎中的姐姐叫郭雯,妹妹叫郭婷,今年10歲,讀四年級。兩姐妹長得很像,一樣的發(fā)型,一樣的衣服,一樣的鞋子,一樣的表情,很難把她們區(qū)分開來。就連班主任老師在上課時,也常常叫錯人。“兩姐妹單獨在一邊,我是分不清的,課堂上,也是常常弄錯,她們有時挺頑皮,叫郭雯,郭婷答應,讓人哭笑不得!”班主任老師提起這對雙胞胎就有說不完的話。
放學了,郭雯、郭婷收拾好課桌上的課本和文具,一前一后走出了教室,和幾個同伴去學習圍鼓。圍鼓教室在校園偏僻的一個角落里,顯得很安靜。到了教室后,五個女生各自拿了一件樂器就開始練起來。圍鼓老師是學校請來的民間藝人,一共教三班學生,今天老師去手把手教另外的兩班學生,讓四年級的學生自己練習,幾個女生練得也很認真,沒有絲毫的偷懶。
練了大概半個小時,她們放下了圍鼓家業(yè)。郭雯、郭婷要回家去吃飯了。于是筆者跟她們一起回去,一路上與兩姐妹邊走邊聊。“平時下課有人接你嗎?”“偶爾奶奶會來接。”“爸爸媽媽都在外面打工,想他們嗎?”“想!”“他們會常打電話給你們嗎?”“有時會。”“那你知道他們?yōu)槭裁匆鋈ゴ蚬幔?rdquo;“爸爸媽媽是為了我們生活的更幸福才外出打工的。“喜歡圍鼓嗎?”“喜歡!”
兩姐妹對筆者所問的問題都回答的特別簡單,但從兩姐妹的話語中還是能感覺出她們比較懂事,已經適應了爸媽不在身邊的生活。她們的家就住在學校附近,兩姐妹一路上有說有笑,不到5分鐘就到家了。
在兩姐妹的家里,筆者見到了她們的奶奶。年近七旬的奶奶在家里開了個小商店。她告訴筆者,兩姐妹的爸媽現(xiàn)在在重慶,開了一家旅行社,生意還不錯,很少回家。兩姐妹從小就在老人家身邊生活。“兩姐妹從小頑皮,什么東西都非得要一模一樣的,干什么事都要在一起,沒少給我添麻煩!”
沒有爸爸媽媽在身邊的兩姐妹還是很懂事的,放學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在餐桌上將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做完,作業(yè)完成后,還會幫著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掃地、拖地等。
“周末,如果沒事,我就會讓她們獨自到外面去玩一下子,限定玩兩個小時,然后到時間后就會很自覺的回家。所以基本不要我操心,我也只是照顧她們每天的吃喝。”老人家開心在對筆者說,“兩姐妹長一樣,有時我也分不清,郭婷頑皮一些,老是欺負姐姐郭雯。”
其實兩姐妹也有不開心的時候,總是問奶奶爸爸媽媽什么時候能回來。對于每一個留守兒童來說,多么盼望能依偎在父母身邊撒嬌耍賴,父母能回來看看他們,也就成了他們最大的奢望。
“爸爸媽媽,我好想你們,今年六一你們能不能回來陪我過節(jié),看我和妹妹的表演?”這是郭雯寫在紙上的愿望。她告訴筆者,去年暑假,媽媽知道妹妹要參加區(qū)里的“三獨比賽”,特意辭掉了一切生意飛回來,一家人開心的玩了好幾天。今年,學校的六一節(jié)目是圍鼓、嗩吶匯報演出,兩姐妹都會參加,他和妹妹希望爸爸媽媽能和她們一起過節(jié),看她們的演出。
于是,筆者將手機借給郭雯,讓她給爸爸打了個電話,第一次打通后,爸爸沒接,讓兩姐妹感覺很是失望。幾分鐘后,再打過去,爸爸終于接了電話。“爸爸,我是雯雯,我和妹妹好想你!馬上就是六一兒童節(jié)了,你和媽媽能回來看我們的演出嗎?”郭雯接通電話后說出了姐妹倆的愿望后半天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的聽著,也許是得到了爸爸的祝福,臉上慢慢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在掛電話前,筆者問兩姐妹的爸爸對不能陪在孩子身邊(特別是節(jié)日里)有著什么樣的感受?兩姐妹的爸爸說:“作為父親,我覺得挺對不起孩子,雖然知道孩子羨慕其他小朋友都有父母的陪伴,但我們?yōu)榱松?,為了改善家庭生活條件沒辦法,不過我會考慮在六一那天回來,畢竟一年就一個六一,陪陪孩子彌補一下……”
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兩姐妹后,兩姐妹顯得很是開心。
關 愛
天子山中心學校負責人熊朝信介紹,像郭雯、郭婷這樣的留守兒童,學校的每個班級里都會有,有的班級留守兒童的比例高達70左右。農村的留守兒童一般都很成熟獨立,四年級就開始在學校餐宿,都是自己照顧自己,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他們內心比別的孩子更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愛。
學校和社會各界也十分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學校每一期會對學校留守兒童建立檔案,要求班主任老師要對班上的留守兒童不僅在生活上,還要在精神上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照顧,讓他們感受來自學校和班級的溫暖。
學校聘請了民間圍鼓、嗩吶藝人進校園為學生授藝,鼓勵留守兒童參加各種興趣特長班,來緩解他們對父母的思念,同時讓他們習的一技之長。鎮(zhèn)關工委每年暑假還會通過假日學校,聯(lián)合湖南師大的學生開展暑支教實踐活動,為留守兒童搭建一個豐富假日生活的舞臺,讓他們的生活不因父母不在身邊而有缺憾。
熊校長最后告訴筆者,學校教育只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部分,父母的陪伴和用心關愛更加重要。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希望留守兒童的父母能懂得,作為父母,有著在孩子成長歷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用心關愛孩子,讓孩子有個溫馨美好的童年,有個快樂的“六·一”,有時間還得多陪陪孩子。
后 記
結束采訪時,懂事的郭雯、郭婷送筆者出門后,深深的為筆者鞠了一躬,“謝謝!”,讓筆者著實為之一震。郭雯、郭婷是千千萬萬名留守兒童中的一員,在“六一”這個屬于孩子們自己的節(jié)日到來之即,筆者也衷心地祝她們“六一”兒童節(jié)快樂!希望所有在外打工的父母多關心一下孩子,同時呼吁全社會給予這些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
返回欄目[責任編輯:張家界新聞網(wǎng)]